晋商的文化思想 晋商文化的体现
本文目录一览:
首重信,次讲义,第三才是利什么意思
清朝的晋商乔致庸曾经说过“经商之道首重信,次讲义,第三才是利。”即为:经商最重要的是诚信,其次是讲义气,最后才是注重利益。
“义”和“利”的关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。晋商在义利问题上有严格的行为规范,主张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谨慎地在义利之间保持平衡。他们深知:“经商之道首重信,次讲义,不以权术欺人,第三才是利;视财利甚轻,笃信取一分得一分,重义。
乔家的典型代表:乔致庸(1818年-1907年),字仲登,号晓池,山西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,乔家第四位当家人,著名晋商,人称“亮财主”。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,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弃文从商接手生意。
乔致庸出生时,乔家家境已经比较富裕。乔致庸青年时代已经考中了秀才,他的生活本来应该与商道无关的。然而没想到咸丰初年,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,南北茶路断绝,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。乔家虽然主营丝茶,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。
第三,在动机上反对“以义求利”,但在结果上可以接受“因义得利”。即反对在主观动机上假仁义之名而行牟利之实,但却接受在客观效果上因行义而得到正当利益特别是公共的大利。这一点体现得最典型的就是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
晋商从何时兴起?晋商最早可以追溯到何时?
1、晋商的起源可追溯至隋唐时期,具体为武士貜时期。当时,木材商人武氏为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提供了大力财政支持。作为回报,李渊父子夺取全国政权后,封武氏为国公,地位尊贵。 晋商之所以成功,主要归功于他们秉持的“诚信”和团结的商帮政策。 乔致庸是晋商中的杰出代表。 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,晋商由于多种原因走向衰落。
2、关于晋商和徽商的起源时间,晋商兴起于明初,大约14世纪中叶,而徽商则是在明弘治5年,即1492年左右开始兴起。他们的兴衰时间也有所不同,晋商衰败于清末,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衰败,而徽商则是在清道光12年实行盐法改革后开始衰落。
3、晋商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初期。朱元璋因国家系统转运粮食成本过高,转而采用民间运输。山西地理位置优越,便于粮食和盐引的交换,晋商借此而起家。 晋商因成本优势和与满清的交易而崛起,成为最早与满清做生意的商家之一。满清入关后,晋商得到政治优待,势力进一步扩大。
4、晋商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:明以前:晋地商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先秦至隋唐: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,早在先秦时代,晋南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商业交易活动。但从周秦到隋唐,山西商人并未形成突出的商人势力,无一定组织。宋代:山西商人开始显身手,成为近世商业的中坚力量之一。